文明新风满硒都——恩施市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

发布时间:2018-03-29 11:13:00|  来源:38365365备用网址

  文明新风满硒都——恩施市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
  
  全媒体记者 童秀清 赵盛迷

  3月12日,正值农忙时节,恩施市三岔镇莲花池村的村民们戴着草帽,挎着篮筐,在茶树间忙着采开春的“头道茶”。

  沿着山坡望去,片片嫩绿的茶园相互交错、相互映衬,好似绿色浪涛层层涌向山尖,与林荫接壤。

  恩施市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先导,多措并举,不断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途径。

  十佳评选内涵美

  清廉家风家训、最美家庭、先进模范风采展示,文明家风知识问答……3月8日,三岔镇,恩施市对20户“文明家庭”和10户“最美家庭”进行现场表彰颁奖,在场观众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。

  评“十佳”、选“最美家庭”“硒都楷模”“五好”、创建文明村镇、争创“五星级文明户”……在硒都大地,一项项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,让文明之花在乡间竞相绽放。

  一路山歌一路故事,一路欢笑一路幸福。一个背篓,一双脚板,几年前还靠低保过日子的刘成松几年间,背出一栋两层小楼,背出几十万存款,成为恩施大峡谷的“背篓哥”。

  命运捉弄人,9个月大时,他的下肢被烧伤,留下一长一短两段“肉桩”。他依靠“轮胎鞋”,翻山越岭、爬坡过坎、上梯下楼、肩挑背扛,捣弄4亩土地,伺候20头生猪。61岁的“土家硬汉”付先齐走在了新塘乡脱贫致富前列。

 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。在2018年全市党建暨经济工作会议上,恩施市百万元重奖“十佳”系列,引起社会强烈反响。

  “贫穷不可耻,但戴着贫困帽子好吃懒做等靠要可耻!贫穷不可怕,但精神穷、志气穷可怕!致富奔小康是我们最大的愿望,我们不是脱贫攻坚局外人,我们要当脱贫致富主力军。”恩施市白杨坪镇洞下槽村13户贫困户自发相聚村委会,向全国农村困难群众发出倡议,依靠勤劳的双手摘掉贫困帽子,脱贫致富奔小康,过上美好生活。

  学先进、赶先进、超先进,全市上下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已然形成。未来,将有更多的“十佳”能手在新时代引领前行,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卓越力量。

  恩施市持续开展“十星级文明户”创评活动,推动“十一有两无”文明新村建设,全市2017年挂牌表彰星级文明示范户944户,星级文明户6713户,16个省级文明单位,4个省级文明校园,2个省级文明乡镇,2个省级文明社区,5个省级文明村受到表彰。

  春风化雨处处美

  “咚!咚咚!咚咚咚……”3月13日,新塘乡双河居委会广场上人头躜动,该乡2018年“送戏下乡”惠民演出活动热闹开幕。广场周围,围墙、宣传栏、展板,绘制着中国梦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讲文明树新风等内容,犹如一幅“会说话”的文明长卷。

  “这个搞得好,给了我们自己本土文化一个宣扬的机会,又让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,值得点赞。”看完表演后,双河小学的李老师称赞道。

  传统文化焕新颜,民俗乡愁说文明。恩施市深入开展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“六进”活动(进机关、进学校、进企业、进农村、进社区、进家庭),公益广告、演讲比赛、读书活动、专题讲座、文艺活动、红色文化传承成为村民的精神家园。

  像这样的活动,恩施市一年要开展300多场次,日常生活礼仪、家训家规、卫生习惯、交通常识等等,就在这一场场活动中,在喜闻乐见的节目中钻进老百姓心中。

  3月12日,国网恩施市供电公司崔坝供电所党员服务队来到318国道鸦沙公路路口段,清扫垃圾。崔家坝镇将境内318国道分为30个责任路段,由镇直单位和部门认领监管,实行环境卫生整治包干制。

  3月14日,白果乡见天坝村中心小学红领巾志愿队,走上街头向村民宣传环保理念,开展义务清扫活动。

  在恩施市,这样的志愿服务者有18000余人。一支支志愿队伍润物无声,这是无声的示范,种子,萌发在阳光、雨露里;文明,在山川、河流中滋养。

  傍晚时分,在屯堡乡集镇或村广场上,总能看到这一样一番热闹景象:妇女们随着音乐跳起广场舞,小孩们穿梭期间,好不欢快。

  吹、拉、弹、唱,农闲时节,送戏下乡、文化惠民、山民歌大赛……文体中心、村级文化广场活动不断、精彩不断。

  “我们不花一分钱就能看到精彩的文艺表演,希望以后常开展这样的活动,我们热烈欢迎。”杨家山村沙坝组谭遵贵老人如是说。

  白天挥动锄头,夜晚跳起舞来、欣赏表演,大家的生活充实而快乐。

  移风易俗生活美

  “我这刚有个想法,他们就来了。”莲花池村的杨昌炎没想到,准备给去世多年的母亲立个碑整个酒,村里的红白理事会就找上门了。

  “你也看到了,我们村不光是风景变美了,这里也在变呢。”理事会会长李正权指了指自己的脑袋。

  一番劝说,杨昌炎取消了“整酒”的计划,让他感动的是,立碑当天,红白理事会和邻居们都来了,送上的是一束黄菊。

  移风易俗,培育文明乡风。

  以“扫干净、摆整齐、保畅通、护宁静、正家风、和邻里、树新风、创文明”为目标,恩施市扎实开展清洁家园行动,探索实行“户分类、村收集、镇转运、市处理”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,乡村形象大为改观,村民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。

  “这几年你看咱稻池变化多大,每家每户栽花种树、亮化房屋,过去那一小部分不爱门面的也变勤快了,院子家里扫的亮亮堂堂。”红土乡稻池村85岁的向香卓十分自豪。

  “莫扯皮、爱卫生,都要孝顺老人家……”村干部每到一户,都要带着不厌其烦的“婆婆嘴”开展宣传。

  从干部的鼓励和提醒,到成为村民的自觉习惯,稻池村走了2年,2017年,被恩施州评为“州级文明村”。
 
  “咱村年年评先进,一多半村民家门口都挂着先进牌牌。全村就像一个大家庭,多年都没有吵架、打架的,更没有不孝敬老人的。”向香卓说,看到这么美丽的村子,不得不变。   

  这些年,恩施市有9个村被命名为“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”, 33个村被命名为“湖北省绿色示范乡村”。

  2017年,芭蕉侗族乡灯笼坝村和三岔镇莲花池村获“全国文明村镇”称号。

(值班总编:朱述耀 编审:李晋升 编辑:方宏艳)

42c99f123b87c90222d69cb5eb3592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