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精准扶贫走太阳河)从供给侧寻变(图)

发布时间:2017-06-28 15:09:00|  来源:38365365备用网址

(精准扶贫走太阳河)从供给侧寻变

记者 张盛勇 田仁超 特约记者 姚瑶

茶园。

茶园山歌“太阳”。(资料图)

发展中的畜牧业。(资料图)

唐先学“爱抚”着他养殖的鸡。

  6月20日,在太阳河乡宝塔岩村的一片草地里,成群结队的土鸡找虫子、吃青草,自得其乐。

  “这些土鸡整天都散养在山坡上,结合粗粮饲养,肉质紧实,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。”村民唐先学经过一番“斗智斗勇”,将一只跑出围栏的母鸡抓住,然后放回围栏内。

  唐先学是该村贫困户,以前一直在鸡场打工,今年在村干部的“蛊动”下,决定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,租地50亩地,采取散养的方式养殖“生态鸡”。

  “开始我养了1000只,建了鸡圈和围栏,每天食料就要300多元,这个月初的时候,就没钱了。”创业光有信心还不够,“粮草”得先行。

  扶贫干部得知这一情况后,主动找上门,告诉他可以申请金融扶贫贷款。抱着“试试看”的心态,他开始填写表格申请贷款。没想到一个星期,6万元“贴息特惠贷款”便到账了。

  “自己找银行贷款不仅要找关系找担保,还要付很多利息,这个政策,真是好!”得到贷款后,唐先学按照既定规划,扩大场地面积、又买来了1000只鸡,并和某大型养鸡场合作,准备大干一场。

  “按照这个势头,唐先学的‘一项主要经济收入来源’没问题了。”该乡党委副书记杨兴国介绍,“太阳河乡党委明确了‘一主三连五保障’的扶贫工作目标,‘一主’就是要有一项主要经济收入来源。”

  “一项主要经济收入来源,作为太阳河乡以农业为主的乡镇,必须突出绿色理念,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”太阳河乡长钟辉说。该乡在“绿色生态”上做功夫,将海拔多变、山大人稀的劣势变为优势。

  今年以来,太阳河乡党委集思广益,科学制定扶贫规划,该乡党委书记张丽红以“给全乡扶贫干部的一封信”的形式,明确提出了以“五要”为抓手(精神要领会、心情要平和、思路要清晰、群众要教育、责任要落实),扎实推进“一主三连五保障”(将贫困户链接到产业链,鼓励贫困户积极主动与合作社联动,帮扶干部和贫困户心连心;五保障为就医、入学、住房、养老和安全保障)的扶贫工作目标任务。

  同样是在宝塔岩村,贫困户黄家贵居住在另外一座大山之间,交通不便,却气候宜人、生态环境优美,山间出产野生猕猴桃,个头大味道鲜美。“一年可以摘几万斤野生的,每年都有重庆商人上门收购”村支部书记黄启林介绍说。

  变“闲弃”为宝,太阳河乡争取老区项目建设资金40万元,帮助黄家贵等17户村民发展近90亩野生猕猴桃,组建了猕猴桃专业合作社,并在林下套种喜荫类药材,预计两年之内可以进入丰果期,形成可靠的经济收入来源。“全村202户贫困家庭户平水果、药材近2亩”黄启林说。

  仅有生态、特色还远远不够,如何体现供给侧的“改革”二字,太阳河乡突出了一个“变”。

  “要避免同质化,避免跟风,于特色中创新,于创新中寻找出路。”该乡乡长钟辉说,如何做到人无我有、人有我新,是太阳河乡产业发展供给侧改革的主题。

  该乡组建50多个各类产业专业合作社,囊括茶叶、蔬菜、水果、林木、猕猴桃、党参等十余类药材、散养牛、羊、鸡等。

  马林村核桃基地1300亩,还没产生经济效益,该村整合传统种植模式,减少玉米、马铃薯、红薯的种植面积,新发展药材200亩,反季节蔬菜300亩、菊花500亩、雪莲200亩、食用菌5万筒。辖区内有5个专业合作社,覆盖贫困户达80%。

  茅湖淌村在继续把1500亩油茶、1200亩烟叶作为主导产业发展基础上,通过成立村集体经济联合的形式发展贫困种植药材、烤烟,今年新发展前胡300亩。

  白果树村1000亩油桐没产生经济效益,该村计划新发展贝母100亩,其他中药材30亩,养殖山羊300头。

  “地形多变、气候不同,大规模统一发展某单一产业不切实际,贫困户更承受不起盲目种养的风险,走‘遍地开花’式的产业发展路子才是最接地气的办法。”该乡乡长钟辉说,“这也是太阳河乡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由之路。”

(值班总编:滕义 编审:廖康庄 编辑:赵盛迷)

42c99f123b87c90222d69cb5eb3592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