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儿会由来

发布时间:2017-08-31 08:46:00|  来源:

    恩施女儿会也叫土家女儿会,被誉为东方情人节或土家情人节。“女儿会”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,是一种独特而新奇的节俗文化。它因在华夏大地上独显女性文化光辉,而尤为显得光彩夺目。每年农历的7月7日至12日是“女儿会”的传统吉日。女儿会最初流行于恩施的石灰窑和大山顶一带,而今已发展成为全州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节日。
  被誉为“东方情人节”的土家女儿会,保存着古代巴人的原始婚俗遗风,是偏僻的土家山寨与封建传统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,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,自发形成的以集体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节日盛会。女儿会的主要特征是“以歌为媒,自主择偶”。女儿会的参加者大多是未婚的青年男女,他们通过对歌的形式寻找意中人或与恋人约会,畅诉衷情。女儿会上,青年男女身着节日盛装,并佩戴自己最好的金银首饰。姑娘们把用背篓背来的土产山货摆在街道两旁,自己则坐在倒放的背篓上,等待意中人前来挑选中意的货物。小伙子们斜挎一只背篓,形如漫不经心的游子,三五成群地和姑娘搭讪。待双方话语投机,情投意合的时候,就去街外的丛林中开始通过女问男答的对歌形式,互通心曲,以定终身。
  相传清雍正年间,石灰窑有一薛姓“乡士”,外出经商,于七月十一日返家祭祖(土家习俗“年小月半大”,每年七月十二是“月半节”,女人们都要回娘家“坐七月”,敬“亡人”)。薛乡士的妻女设宴为其接风洗尘。酒酣,薛对九个女儿说:“明日你姐妹可理头善妆、上街赶场、游玩一日、平时不可”。七月十二一早,姊妹九人梳理打扮一新,上街游玩,至使赶场者惊羡不已,争相传告。由于“十个棚”(石灰窑原名)的大户人家女儿都可以上街游玩,女人们纷纷效仿。于是每年七月十二这天女人们都来赶场(会),男人们因可在这一天和女人们见面接触,以表爱慕之意。久而久之相沿成习,形成了女儿会。
  解放初期,政府多次利用女儿会召开“物资交流会”、“边区竞赛会”等。即使“十年动乱”中,民间赶会的习俗也从未中断。从20速递50年代到90年代,为弘扬民族文化,发展民族经济,政府开始组织大型女儿会,以传统民俗活动为载体,进行商贸洽谈,物资展示和交流,并把这一活动融入到旅游景点,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,使传统的女儿会内容更加丰富,充满活力。50多年来,这种并不好表现的习俗在政府和百姓的共同努力下,成功穿上了“新衣”。1995年农历七月十二,“中国湖北民俗风情游暨恩施土家族女儿会”活动在恩施市成功举行,土家女儿会首次从石灰窑、大山顶进了恩施城。此后,恩施市政府对女儿会投入了更多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,并积极研讨土家女儿会的出路与推广,开创了将女儿会与恩施景区旅游相结合的新型发展模式。
  1999年,女儿会在恩施市龙麟宫景区成功举办。
  2000年,女儿会又选择在恩施市梭布垭石林风景区举办,成为传统土家文化与现代旅游精彩对接的成功之举。
  2007年,恩施市创造性地提出了“12345”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思路,提出打造恩施土家女儿会、恩施大峡谷和恩施玉露三张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经济名片。作为恩施市三张名片之一的土家女儿会,在土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、旅游产品的挖掘与宣传等方面较以往更加受到各方的重视,女儿会的发展获得空前的机遇,这一年的土家女儿会也扩大了范围和规模,在恩施市桥西广场、民族广场、梭布垭石林同步举行,表演规模更加盛大,活动内容更为丰富。尤为精彩的是,除了传统的婚俗表演外,来自恩施市各地方的12对新人在众人的见证下,喜结良缘。
  2008年,土家女儿会开始向相亲转移,游园相亲环节开始成为女儿会的重头戏。与此同时,女儿会文学研讨会、山(民)歌决赛、民间工艺展览、名优土特产品展销会等活动也出现在土家女儿会的现场。
  截至2008年,女儿会已成为一个融节庆、文化、经贸、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民族盛会,成为恩施市对外宣传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名片和恩施节庆文化品牌,是恩施民俗旅游开发的重中之重。自1995年起,土家女儿会走出了大山顶和石灰窑,并且开始作为恩施市乃至全州最具品牌特色的民俗节庆来打造,同时,恩施市又将女儿会与各著名景点相结合,达到了交相辉映的效果。
  而今,恩施地区年年都要举办盛大女儿会。女儿会在展示土家民族文化的同时,更是为恩施未来的繁荣和昌盛带来了新机遇。“女儿会”的喜庆繁华和朴素典雅把远古巴人真、善、美的脉搏与灵魂表现得淋漓尽致,女儿会更是再现了土家族人勇于追求幸福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宝贵精神。

42c99f123b87c90222d69cb5eb359212